工作的意義︰塑造工作倫理

作者︰齊格蒙‧包曼 (Zygmunt Bauman)

《工作、消費與新貧》(台北︰巨流圖書,2002),頁7-31

一、

作者在這章的開首就先談及工作倫理的兩項前提和預設。工作倫理的第一項前提是,若人要獲得生存所需,若人要活得快樂,就必須工作。別人會認為這些工 作是有 價值的,是值得給予報酬的。作者這樣說,已經把工作納入一個框架下︰工作需要與報酬掛鉤,因為有報酬有工資,人才能繼續生活,才會活得快樂。換句話說,不 能換取報酬和工資的工作,就算不是沒有價值,都往往會讓人看低一線。

作者接著說,工作倫理的第二項前提是,人不應滿足已經擁有的,安於現狀是錯誤的,人要追求擁有更多。安於現狀不僅是愚蠢,且是不道德的。換言之,工 作本身 便是一種價值,它是高貴的,而工作的人因而也是高貴的。這樣把工作提到道德層次,就可以輕把不工作的人視為不道德,把他們定性為懶人。而當貧窮與懶和沒有 工作掛鉤時,貧窮人平身就自然地被視為不道德的人,因為他們沒有參與神聖而又高貴的工作。

人要過活,就必需要工作,而工作本身是高貴的,在道德上是善的,這就是工作倫理教給我們的誡條了。我們可以這樣形容工作,是因為我們認為,人擁有工 作的能 力,而這能力是可以販賣的。因此,我們就可以籍販賣勞力來換取報酬,以維持生活。在這些誡條下,人既有可販賣的勞力,而工作在道德上是善的,那麼我們可以 說,工作是人類的常態,不工作就是異常。不過並不是所有工作在道德上都是同等的。有些工作是可以換取薪水或工資的,其中的勞動力是可以買賣的。這種工作才 會被認為有價值,才具有工作倫理所談及的道德價值。

工作倫理對早期的企業家幫助很大。那時社會正由封建社會轉向工業社會,原來在田裏耕種的農夫或靠手藝維生的匠人,他們都失去原先工作而轉向到工廠裏 工作。 只是過往他們都慣於每日做自己認為足夠的份量,再多的工作對他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他們一天工作只需要賺取自己一天生活所需就可以了。但對於企業家來說, 工人越是勤勞工作,他們生產就會越多,而企業家所賺取的也會增多。所以企業家巴不得想些方法來,希望工人不再懶惰遲緩,能不斷的工作。工作倫理就在這個場 境下提了出來。

二、

在工業社會之前,工人原本慣於自行設定工作目標。他們習慣控制工作度,從中獲得工作的意義。現在工人所面對的,是別人替自己設定的任務,工作於他們 來說, 套用馬克思的說法,已經是異化了。他們就感到,這些工作本身是沒有意義的。現代化先驅遭逢到這樣的問題,但他們卻不在這情況下,去調動工人的技術與勞動 力。如何解決這問題呢?只要讓工人接受工作倫理那套,問題就簡單得多。但是如何才能叫工作接受這套倫理呢?所以工廠訓練工人機械地習慣重覆工作,叫他們學 會不假思索地服從。就算工人完成了工作,機械式的工作也不會讓工人感到自豪。只要不斷讓工人從事這些沒有意義的任務,工人就不再感到自己與生產過產有甚麼 關連,他們只是整個具大的生產機器的一部份。他們最後該感到,「能夠做到甚麼」比「需要做些甚麼」更重要。

基本上,工作倫理乃勸導工人放棄自由。

還有一點需要提的是,工作倫理有建設的一面,就是勸導人投入工作,同時也有破壞的一面。工作倫理否定了接受訓練的人原本享有的習慣、偏好或慾望,並 不信任 他們,認為他們在未教化和不強迫的情況下,是不會建設的。工作倫理暗示,如果讓接受訓練的人隨心而行,他們寧願餓死也不願努力奮鬥。新興的工業認為,這些 病態的想法,這些沒有節制的衝動,都是「傳統」的一部份,必需予以消滅。

三、

十九世紀工業急速興起,工作倫理提出來是為了解決勞動供應問題。但總是有些人跟不上,或沒有工作能力(例如老人)。工作倫理主要提倡工作可以賺取生 存的權 利,在道德上是高貴,而且是社會唯一接受的途徑。但若社會有沒有工作的貧窮人,那該如何與工作倫理調和呢?湯瑪斯‧卡萊爾 (Thomas Carlyle) 率直坦白地說︰「如果讓窮人的境況悲慘,窮人的數量就會降低。這是所有捕鼠人都知道的秘密︰填補穀倉的縫隙,持續利用貓叫、警報,以及捕鼠陷阱騷擾,你那 些『愛指責的勞動者』就不見了,從整棟築消失了。更簡便的方法是利用砒霜;或許用一種更為溫和的方法,只要容許的話。」而葛楚德‧希梅法柏 (Gertrude Himmelfarb) 亦說︰「窮人和老鼠一樣,確實可以用這種方法消滅,至少是從眼前消失。唯一需要的,便是下定認為他們是老鼠的決心,但需要先假設『窮人與不幸者在此只是有 待磨耗和排除的麻煩』。」

要減少社會上的貧窮,當然先要分別真正的貧窮與那些有能力卻逃避工作的人。方法很簡單,就是「讓窮人的境況悲慘,窮人的數量就會降低」,只要救濟院 的情況 夠差劣,使得救濟比工作更難以接受,逃避工作的人就不會愚蠢到自願跌入救濟中。急速興起的工業正需要逃避工作的人投入勞工市場。而他們之所以遵行工作倫理 的戒律,並不是因為他們道德上有所轉變,而是因為他們被拋擲在沒有選擇的境況中,別無他途。

四、

作者在這章的最後一節闡明,工作倫理似乎是歐洲發明,那麼,美國的社會狀況又如何呢?作者提出,一般美國的社會史家都認為,美國工業發展主要是因為 企業精 和向上流動的慾望。工作倫理並不適用於美國。美國人視工作為手段,本身並沒有價值,更沒有高貴不高貴,道德不道德可說。工作只為了得到薪水,而又以薪水換 取自由快樂,工作只是為這快樂暫時付出代價。以往宣傳工作是有價值的,是高貴的,是合乎道德的,人之所以為人就必須工作;現在宣傳的是,勤奮工作是賺更多 錢的手段。究竟工作是否比不工作「更好」(道德上)呢?這條問題現在已經沒有人關心。現在問的是,工作是否比不工作獲得「更多」(金錢上)呢?人們已經不 必擔心「更好」,唯一要緊的是「更多」。

現代生產者所想所作的,是以金錢報償來評估人類價值與尊嚴。人類工作的動機不再是有沒有價值的問題,而是消費問題。工作過後有沒有更多的消費自由,有沒有更好的物質選擇。這大體決定了現代社會往後的歷史,從生產者社會轉移到消費者社會。

發表者:Enoch Tam

Enoch Tam Yee-lok is a Ph.D. candidate in th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of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e graduated from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an M.A. and M.Phil. in the Humanities in 2007 and 2009 respectively. His research interest is early Chinese cinema, Hong Kong cinema and Hong Kong independent cinema and his recently published paper is “Colourful Screens: Water Imaginaries in Documentaries from China and Taiwan" and "The Silver Star Group: A First Attempt at Theorizing Wenyi in the 1920s".

參與討論

3 則留言

  1. 我沒有看過這本書,但卻曾看過Bauman的其他作品。

    看你的簡介,似乎漏了一個中心命題。我覺得Bauman是想帶出人應該從生活,這包括工作、娛樂和休息中尋找生命的意義。﹝也許還有社交活動吧?)

    結論明顯是說單靠工作倫理不成,正如單靠消費娛樂也不成。我只想多口問一句:Bauman究竟有沒有點出我提出的命題?

  2. 我沒有看過鮑曼其他作品,只讀過這本小書。家中有他寫的《後現代性及其缺憾》,買了很久,一直沒有拿來讀。單就這書來說,他最後都沒有提出另類的生活意義。這書他指在分析消費者社會與貧窮的問題,最後簡明的提出了一些方向。

    不過當我在讀這書時,也感到他需要提出新的意義,才能扭轉消費者社會。不知道他在其他書中怎樣說呢?

發表留言